紅瓜子傳媒首頁>相關資訊>最新動態>『抖音營銷案例』揭秘抖音特效師:有人一條視頻漲粉70萬,有人一條廣告價格不過萬

『抖音營銷案例』揭秘抖音特效師:有人一條視頻漲粉70萬,有人一條廣告價格不過萬

瀏覽次數:165        發布時間:2019-09-17 11:28:18
分享到:

紅瓜子 -專注短視頻的制作 推廣和培訓12年

來源:新榜(ID:newrankcn)

短視頻正在入侵生活。一個標志是:越來越多特效道具,開始設置和引爆話題了。

 今年8月,李現使用哪吒特效拍抖音,引發明星變哪吒的潮流;9月,ZAO連續一周霸榜AppStore免費榜前三;而在大洋彼岸,FaceApp一周全球下載量突破了1000萬;Snapchat也因為推出性別轉換和嬰兒臉濾鏡,日活和股價雙雙上揚。

這些特效如何制造流行,商業價值幾何?小視頻搶占注意力,會給影視特效行業,帶來機會和挑戰嗎?通過采訪抖音特效師和相關創業者,我們希望描摹出這個新生業態。


百億次使用=漲粉兩萬 你使用的那些抖音特效,并非全由內部員工制作。 去年9月,抖音開始全國招募特效師。白小白是一位工作十多年的動畫設計師,目前在深圳當自由職業者。他于今年3月加入抖音特效開放平臺,半年時間共發布140多個特效道具。這些道具被4000多萬人使用,累計播放超過100億。

特效君App

100多個抖音特效師們,需要用PS、AE等軟件設計圖案,再通過抖音指定軟件Effect Creator合成特效,導出上傳到特效君App上。抖音官方審核通過后,特效會出現在抖音原創面板中。如果數據不錯,還會上線到最新/熱門面板。 另一位抖音特效師柯嘻嘻告訴我,抖音主要針對技術和創意兩方面審核。即便一開始沒被推薦原創面板,也沒有關系。只要在后續傳播中熱力值達到500,同樣會進入熱門面板,“其實很多人會用拍同款,傳播裂變增長很快。” 目前,白小白有五六個作品上了熱門面板。根據他的經驗,進入這些位置的道具,一般使用量會有幾十倍的增長。他主要做中年女性喜歡的花花朵朵,這類用戶恰好是社交傳播的主力,“簡單易用,有互動性和社交談資的特效,最容易火”。 他以一款名為“花瓣心”的特效為例,解釋這種傳播路徑。

 花瓣心

這款道具很好用:伸出手,鏡頭中就會出現一朵由花瓣組成的愛心。但用戶使用過程中,還是出現了各種問題,比如:因為手掌離鏡頭太近,有人無法長出愛心;因為軟件bug,有人召喚了兩個愛心。但恰恰是這些問題,讓大媽們編起了段子:一朵花未婚,兩朵花已婚,沒有花是單身。 一個道具的制作時間,少則3小時,多則十幾個小時。它的漲粉效率如何?答案是:100萬人使用,最多漲粉幾百。白小白的抖音主頁顯示有10萬粉絲,但其中8萬都是之前做頭條號漲的。換句話說,半年制作上百個道具,只漲了兩萬粉。

特效漲粉功能

好消息是,抖音剛出了特效漲粉功能。現在每款帶道具的視頻中,會生成一個“道具聚合頁”。用戶點進去,可看到所有使用這款道具的視頻。特效師的本人視頻,會被排在第一位。不過因為剛發布,漲粉效果還未知。

特效商單,賺個零花錢 幾乎所有的抖音特效師都是兼職。他們一般有兩塊收入:參加比賽拿獎金,通過平臺接商單。 根據抖音公示的計劃,一個商單的價格在數千到上萬不等。半年時間,白小白接了三四個商單,用他的話說,現在“就是賺個零花錢”。

此前已有100多萬粉絲的@熊爸爸,商業化情況好得多。他在影視行業工作十年,拍過網劇,去年年初入局抖音。剛開始他招了兩個人,一周產出兩條特效視頻,半年漲了100多萬粉絲。 去年9月成為抖音特效師后,他開始專門做貼紙道具。這主要為了省錢,“單條視頻多人合作、成本上千,特效只用一個人花兩三天零散時間”。現在,他會同時接兩種廣告:視頻商單,量少價高;道具商單,量多價低。 熊爸爸的技能點主要是角色扮演類道具。他最火的作品是“猴哥”面具,現在有1400多萬人使用,累計50億次播放。爆紅原因,在他看來有兩點:一是用戶熟知的IP,二是用戶玩法帶動。

猴哥特效

當時正值過年,有人把猴哥配合歌曲《傷過的心》演繹,大家跟風找玩法,一下就爆了。”這之后,他又趁熱打鐵,推出了“豬八戒”面具,同樣有幾百萬人使用。早先兩個月上線的“牛魔王”,本來只有300人使用,也跟著這波熱潮起來了。 他覺得不管是對口型、戴面具,還是測試顏值,都是一種視覺獵奇。抖音的好處在于:搭建了一個標準化平臺,讓特效創意低成本快速復制,人人都能參與使用,持續產生流量。不過,特效的生命周期并不長:第一周50萬,第二周幾萬,第三周幾千,使用人數遞減。 此外,商業化方面也還不理想。熊爸爸在等:一方面希望抖音技術更成熟,可以支持更多效果;另一方面,他希望官方推出特效版的星圖平臺,“最晚明年,小視頻特效師會形成一個職業,會有人全職做。”


平臺采買道具,只愿花3000元
 
道具的廣告價值低,是否有版權價值?比如用戶按使用次數付費,抖音按流量給特效師結算。這其實有先例,很多相機App都有付費濾鏡,當平臺素材不夠多時,就會向制作公司批量采買。
 
創壹視頻是一個以特效制作起家的MCN,孵化了@慧慧周 @拍照自修室 @非非宇Fay  等技術流IP。2018年年初,他們在抖音上發布了第一條視頻,視頻中使用了控雨特效。在當時抖音日活幾千萬的情況下,達到千萬級播放量。

 兩個月后,抖音在這個創意基礎上做了一個控雨素材。目前,這個素材使用次數達1900萬次,視頻播放量超200億。即便到今年6月,也排抖音特效使用榜單前十。 去年至少有十幾個平臺,找到創壹視頻聯合創始人梁子康,批量采買特效素材。其中既有騰訊、抖音這樣的大公司,也有更小的短視頻制作軟件。他們中很多人想十個百個的永久采買,但即使素材質量很高,平均一個出價也只有3000元制作費。 為什么大公司不愿意買素材?因為流量和技術,都在抖音手上。換句話說,并不是炫酷的特效吸引了用戶,而是抖音的產品和算法,讓這些特效火了。 小公司也有不出價的理由:一來,低質量特效制作門檻不高,多招幾個人就可以做;二來,盜用他人素材不會有多少懲罰,制作公司的監管成本太高了。 平臺采買道具,終究是有價無市。到了今年,已經沒人再提素材合作的事了。

回歸傳統:制作費5000元一秒 特效濾鏡可以引爆話題,但永遠成為不了話題。特效師想漲粉賺錢,還是要靠視頻制作。 對創壹視頻來說,特效素材和知識付費的售賣與交易,屬于量不大的2C收入。公司的營收主力,其實是2B的廣告、視頻制作費和企業短視頻代運營。 除了穩定的頭部IP廣告收入,他們還會為品牌制作宣傳片,價格一般為5000元-8000元每秒。再往下走,就是企業賬號代運營業務。 “現在我們的客戶主要是汽車、消費類上市公司。下半年除了服務大企業,西安和長沙分公司還會代運營5~10家當地中小型公司的賬號。”梁子康說,明年年初他們會做一個產品,把2B的企業定制服務與2C的知識付費、素材集成上去。

抖音@瘋狂特效師

 抖音上另一個以制作為中心的賬號,是長沙廣電國有控股公司旗下的@瘋狂特效師。去年5月,因為一條“擎天柱跳舞”的視頻,@瘋狂特效師 幾天功夫播放近1個億,漲粉70萬。運營一年半,現在粉絲已有340多萬。 Land Yok的視頻全是大場面大制作。你可以看到類似《變形金剛》的鏡頭,一輛停在路邊的汽車,突然車門張開、輪胎旋轉,變成巨型機器人跑了起來。你還可以看到技術宅男的硬核表白:女孩面前的高樓突然插滿五彩氣球,男孩一個響指,氣球伴隨高樓全部飛走……

 

這背后是高昂的人力成本。Land Yok說,早期他身兼數職,現在團隊擴張到10人,動畫、模型、特效、合成每個步驟都有專人負責。有些機甲動畫全程CG,需要兩個動畫師忙活一個星期。忙不過來時,還會請外包團隊協助。 現在,他們每月發布8條視頻,最多4條廣告。星圖平臺上顯示,@瘋狂特效師 20秒以內報價11萬,20秒到55秒之間報價16萬。折算下來,大致也是5000元一秒制作費。 Land Yok說,他是抱著做“藝術品”的心態來做抖音。但其實這樣的重模式,并不適合短平快的平臺。@瘋狂特效師 能火,和抖音早期扶持技術流的政策,以及賬號本身的內容策劃有關。在他看來,雖然他因高質量特效成名,但核心賣點還是人設和段子。

AI技術和短視頻迅速發展,延展出特效道具這樣一個細分品類。2018中國電影票房600億,而短視頻的總日活也達到了10億。不少動畫特效師,因此轉行到抖音快手上掘金。 事實證明,特效對平臺是有效的——無論是ZAO的拉新還是Snap的促活,對捧紅IP也有效——不然就不會有@慧慧周@瘋狂特效師 的崛起 。但這種“有效”是有條件的:要么有DeepFake新技術加持,要么內容本身就有爆發潛力。 雖然特效本身也需要創意,但在技術門檻不高、平臺把控流量的當下,這種創意不但漲粉效率不高,商業收益也極為有限。 那些轉行的動畫師,無法從開發特效道具中獲益,還是得干回老本行——靠高成本大制作確立差異化,還要加上戳人心的情節——完整的作品,才能賣上價。一切都回到了原點。至少目前來看,不管有多少ZAO,短視頻特效道具似乎并沒有生意。

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「新榜」(ID:newrankcn),專注內容產業的觀察報道與干貨分享,關心與內容產業相關的人和事。